• 客服QQ:客服1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2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3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位置: 新闻公告 行业新闻 纺织服装产业调查:内销市场能否成救命稻草?
2012-04-07 08:43

纺织服装产业调查:内销市场能否成救命稻草?

依万工作服/工装网      网址:www.eastwonder.com      来源:互联网

  四月,正是一年中最舒适和温馨的月份。因为那是经历了单调的寒冬,迎来万物复苏的暖春的季节。然而,杭州的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并没有走进这个“春天”,他们中的大多数仍徘徊在“寒冬”里。

  在一个春日午后,桐庐羊绒针织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吴洪金领着记者一层楼一层楼地参观着这家有着二十年历史的工厂,原本拥挤、喧闹的裁剪间,稀稀拉拉地只坐着几个工人,安静得有些冷清。

  吴洪金说,厂房的面积大概有2万平方米,现在利用率还不到五分之一。干活的工人也从工厂最鼎盛时期的六七百人,下降到目前的一两百人。“每一个工厂都差不多,接不到订单、招不到工人。”

  “实际上杭州地区服装出口数量从去年就开始下降,只是因为去年服装出口单价同比大幅上涨,才使出口金额保持增长。”杭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纺织品检验处处长尹东洪对记者表示。

  内忧  逐渐消失的人口红利

  上周末,华娟(化名)在杭州一家商场的HM门店购买了2条牛仔裤,看到吊牌上写着,“原产地:孟加拉国”,她吃了一惊,“在我的印象里,服装不都是made in china吗”?事实上,华娟的印象早已过时,情况已经在发生变化。“部分采购商将订单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地区,甚至转移到其他国家。”尹东洪说,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是主要原因。

  从2008年至今,杭州地区服装行业劳动力成本几乎增长了一倍,普通工人月工资从1300-1500元/月增长到2600-2900元/月,如果折算为美元,因为人民币升值的因素,则增幅接近1.5倍。这直接导致服装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下降,以至于订单转移。

  尹东洪说,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已经趋于平衡,这对纺织品行业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发展障碍。“如今的劳动力成本相较2008、2009年已经上涨了一倍左右,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很大程度上挤压了企业的生产利润。”

  采访中,多家从事纺织服装行业的负责人向记者表达了这一观点。“农村的务工者变得不愿意外出,他们更愿意在家附近的地方打工,哪怕收入略微少一些也无所谓。”

  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加剧了产业外迁趋势。据最近法国纺织品协会公布的研究表明:中国纺织品企业员工的平均工资约188-300欧元,比世界纺织业工资最低的国家孟加拉(约80欧元)高出很多,2012年欧洲与中国纺织品贸易会非常艰难。

  浙江电子口岸相关人士分析,对于纺织服装产业,人口红利消失带来的不仅仅是订单流失,更会加剧纺织服装企业外迁的可能性,近期国内已经出现不少纺服企业到东南亚办厂的趋向。

  “企业能不能在杭州生存已经成问题了,”吴洪金说,“我们已经在考察,准备把工厂部分闲置机器迁到安徽,在那边设一个分厂。”

  外患

  越南等国成强大竞争对手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月份浙江省纺织服装出口仅为18.6亿美元,为最近36个月最低,同比下降23.6%,环比1月份下降67.5%。

  吴洪金说,即使2008年、2009年,这个时候手上也有三四十万件的订单,基本上已经接到七八月的单子了。“今年手上才5万件还不到,而且做完就没了。”

  更让他担忧的是,不仅订单没有,就连一件版样都没收到。以往,外国客户下单前,会先期发来设计好的版样,让企业照样做一部分,“试探”一下市场。“其他企业的订单也是零零碎碎,很显然,客户减少了采购量”,吴洪金分析,很大程度上这是外需不景气的反映。

  欧洲经济持续萎靡影响出口增长,据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欧元区1月份失业率升至10.7%,为欧元区创立以来的最高值。欧洲经济不景气抑制了其对纺织服装的消费需求,在刚刚结束的华交会上,欧美客商只占1成多,比上届分别减少4成多和6成多。

  “但也不排除客户因为实惠,选择从孟加拉国、越南、巴基斯坦、印度这些国家进货。”吴洪金说。检验检疫部门相关人士分析,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和原材料价格的居高不下使得很多像H&M这样的纺织品行业巨头将市场转战孟加拉等东南亚国家。

  “孟加拉国的月劳动力成本仅100美元,而杭州的劳动力成本却高达近500美元。从原材料角度来看,孟加拉国的棉花价格仅在13000元到14000元,而中国的棉花价格却高达20000元。”

  值得关注的是,各种贸易保护主义频发抬高了出口门槛,新兴市场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限制也在增加。另外,印度和越南有望借自贸协定提升出口竞争力。

  对策  为一线大牌代工

  “学徒工”厚积薄发 该出手时要出手

  “我们厂里做的一线大牌风衣,在杭州销售,标价一万多元。”浙江新源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唐万森说,“给一线品牌做贴牌,附加值会高一点,企业成长也快。”

  “阿玛尼在全球有多家代工厂家,但我们做的产品在别家就做不了,丝绸产品这是我们的特色。”唐万森说,“公司的产品都具有一定的工艺难度,因此产品附加值较高,总体呈现订单款式多数量少的特点。”

  在桐庐羊绒针织有限责任公司,吴洪金拿起身边一件羊绒衫半成品给记者演示“套口”这道工序,“仔细看,要把前片的每一个针口都与后片的针口对齐,等于完全要靠手工织补,一不小心就会套歪。”以最基础的圆领套衫为例,一名5年以上的熟练工套完整件衣服需要40多分钟,一天最多套15件,所以人工成本很高,对技术的要求也自然不言而喻。

  再比如水洗这一环节,主要是为防止羊绒衫缩水、起球、褪色。用于水洗的药剂都是国外进口的,1公斤将近700元人民币,对水洗工的要求也特别高,兑水比率差一点都有可能使羊绒衫的水洗效果大相径庭、导致退货。

  向一线品牌学习是转型升级的必然路径。唐万森说,贴牌企业转型升级,创建自主品牌是无法阻挡的发展趋势。贴牌企业在五到十年内转向自主品牌的建设是相对合理的。“毕竟,贴牌企业的生产、技术、设备等与自主品牌企业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而由贴牌转向自主品牌能使企业不再受到其他品牌的价格限制,拥有自己绝对的市场定价权。”

  产业配套仍有优势

  尝试内销市场 电子商务或成新增长点

  唐万森说,虽然如今国内的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价格都不断上涨,但是东南亚市场就此取代国内市场可能性还是极低的。“毕竟,这么多年发展,国内纺织品行业在产业配套方面具有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优势。”

  “去年,越南和孟加拉国的纺织品出口仅占全球市场的4%,而中国却占有31%。由此可见,我国的纺织品产业特色突出,对未来大可不必太过悲观。就未来十年而言,这个行业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唐万森认为,我国的纺织品行业除了具有产业特色外,还具有很强的原材料特色,越南、孟加拉以及印度的40%的纺织品原材料和30%的设备都来自中国。

  2011年,新源的销售额比2010年增长了40%。今年,公司接到的订单比往年少,但订单价值高,因此唐万森对今年的销售前景仍旧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对增长10%以上具有相当大的信心。

  “现在的订单价钱下降、汇率变动、人工成本上涨,原来五千件的变成三千件,原来三千件的可能只剩下五百件,”唐万森说,趋势就是这样,但这并不代表工厂只能坐着等死。“之前有一个单子,我们通过技术改造,引进单件流的管理,把生产效率提高了两倍。市场在变化,我们始终要跟着市场走。”

  桐庐羊绒针织有限责任公司刚刚从北京捧回“中国服装成长性品牌”,吴洪金透露,公司已经在摸索内销市场,和上海一家电子商务企业合作,销售羊绒服饰,希望弥补外贸市场的萎缩。新源服装的几个原创品牌在许多商场也已在销售。